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教育教学 >> 教学管理 >> 正文

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第一次集体备课会

发布者:马克思主义学院 [发表时间]:2023-02-09 [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浏览次数]:

为加强课程建设,提高课程实施水平,确保新学期教育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2月6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线上开展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第一次集体备课会。会议由《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研室主任徐莲教授主持,该门课程全体教师参加。

会上,王玲玲老师针对专题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与理论成果》进行备课汇报。王玲玲根据谁是马克思、认识马克思、认识马克思主义三个问题导入本章教学,按照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经历了哪几个历史阶段以及如何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三大理论成果及其相互关系的逻辑框架进行内容梳理,并加入视频、课堂互动、案例等内容。王玲玲指出与往年相比,本章内容上有所变化,一是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分为四个历史阶段进行精讲,二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三大理论成果进行详细阐述再说明其相互关系,三是删减了学习本课程的要求和方法。

全体教师就专题一的教学内容、教学逻辑、教学方法、教学案例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夏晴云老师认为导入部分加入认识马克思的内容,可以引发学生思考,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徐明教授提出要运用可视化的方式抓住学生注意力。石月老师结合自己备课、上课的内容,和大家分享了在上课过程中需要把握的侧重点。张伟老师认为可以通过视频、讲故事等吸引学生兴趣。胡军、李希、黄彩云、叶蔚林老师都提出要根据学情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孙全芬老师提出导入部分可以引导学生来介绍马克思,增强课堂互动性。毕以然老师建议将“网红教师”徐川的演讲视频加入课程教学。

徐莲总结时认为,本章既要讲清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又要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的历史脉络、精神的实质内涵和学生讲清楚,理论性比较强,要通过各种办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在备课中既要备教材,也要备学情,让学生认识到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意义和价值,让学生深入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

(供稿:张珍贤审稿:张少兵)